為進一步做好我校留學生本科培養工作,根據《高等學校接受外國留學生管理規定》(教育部、外交部、公安部令第9號,以下簡稱《9號令》),結合我校外國留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著“趨同管理、嚴格要求、熱情幫助、適當照顧”的原則,特對外國留學生本科培養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培養目標
培養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和社會有較為深刻的了解,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參與并促進中國與其所在國之間友好合作關系的高素質人才。
二、基本原則
(一)本實施意見依據 《9號令 》23 條“高等學校應當根據學校統一的教學計劃安排外國留學生的學習,并結合外國留學生的心理和文化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在確保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可以適當調整外國留學生的必修和選修課程”和其他條款的有關規定制定。
(二)對外國留學生人數較多的專業,原則上需制定專門針對外國留學生的培養方案。
(三)除有專門外國留學生培養方案的專業外,外國留學生課程修讀應參照我校相應專業的本科培養方案,并同時按照如下“相關課程修讀要求”有關規定執行。
三、相關課程修讀要求
(一)必修課程
1.所有外國留學生必須修讀《中國概況》和《漢語》兩門課程,該兩門課程納入南昌大學外國留學生本科培養方案的I類通識課程中。
2.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類專業外國留學生必須修讀《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三門課程。
(二)免修課程
1.所有外國留學生原則上可免修以下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大學英語》、《學術英語》、《形勢與政策》、《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能訓練》。
2.除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類專業,其他外國留學生原則上還可以免修以下課程:《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三)選修課程
外國留學生可選修專門針對自身心理和文化特點所開設的選修課程。國際交流學院負責選修課程的教學安排,該類選修課程納入南昌大學外國留學生本科培養方案的II類通識課程中。
四、實習實踐
外國留學生進行教學實習和社會實踐,應當按教學計劃與在校的中國學生一起進行,但在選擇實習或實踐地點時,應當遵守有關涉外規定。對于不適宜外國留學生進行的實習或實踐活動,應在培養方案實施中適當進行調整。
五、畢業要求
外國留學生按照我校相應專業本科培養方案及本實施意見的有關規定,完成課程修讀且成績合格,準予畢業。
六、本實施意見從 2015級本科專業外國留學生開始執行,由教務處和國際交流學院負責解釋。
附件:本實施意見有關課程學分信息
教務處
國際交流學院
二○一四年九月
附件:本實施意見有關課程的學分信息
類別 |
序號 |
課程 |
學分 |
學時 |
必修課程 |
1 |
《中國概況》 |
6 |
96 |
2 |
《漢語》 |
12 |
192 |
|
哲學、政治學和經濟學類專業必修而其他專業可免修的課程 |
3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2 |
32 |
4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3 |
48 |
|
5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6 |
96 |
|
外國留學生可免修的課程 |
6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3 |
48 |
7 |
《大學英語》 |
9 |
144 |
|
8 |
《學術英語》 |
2 |
32 |
|
9 |
《形勢與政策》 |
2 |
32 |
|
10 |
《軍事理論》 |
1.5 |
36 |
|
11 |
《軍事技能訓練》 |
2 |
3周 |